因酒而生,為綠而新
桐梓高橋白酒廢水廠,位于桐梓縣高橋鎮,項目占地10633㎡,總投資1.89億元,項目建設后負責處理園區數十家白酒生產企業的工業廢水,污水處理能力3000m³/d,新建污水收集管網(含尾水排放管)總計約5.6km,并配套閥門、流量計、沉沙井、檢查井等附屬構筑物。廠區工藝流程為(格柵—磁混凝—一級氣浮—水解酸化池—加熱池—IC厭氧反應器—二級氣浮—兩級AO—二級磁混凝—反硝化濾池—芬頓系統—三級磁混凝—BAF曝氣生物濾池—紫外消毒),廠區執行《發酵酒精和白酒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27631-2011),達標后直排桐梓河。
項目航拍圖
工裝里的堅守與榮光
每天清晨八點半,廠區已響起交接班的呼喊聲。員工們整齊列隊,生產經理楊鵬嚴格檢查每個人的裝備說道:“安全帽、勞保手套、工裝必須穿戴整齊!”標準化工裝,不僅是安全防護的屏障,更是團隊榮譽的象征。
“穿上這身工裝,就扛起了一份責任。”設備經理何世明說道。去年寒冬,機修組在瓢潑大雨中搶修曝氣設備,冰冷的雨水透過雨衣打濕全身,卻沒有一個人退縮。正是這種堅守,保障了污水處理系統在極端天氣下的正常運行。
團隊對工裝的管理近乎苛刻:每周定期清洗,破損立即更換,甚至連安全帽的佩戴角度都有規范。這種標準化管理不僅保障了安全生產,更塑造了團隊嚴謹專業的形象。走進廠區,統一的著裝、整齊的裝備擺放、規范的作業流程,無不彰顯著這支隊伍的職業素養。
項目團隊合照
每天早晨生產經理帶頭交接班
雷打不動的“周一加油站”
周一早晨9點,廠區開展一周一次的安全生產周例會及上周工作匯報。綜合經理梁濤每周總是能找出各式各樣的安全生產警示視頻,不光是廠區安全生產,生活中的安全也是都不落下。“通過各式各樣的真實案例視頻、動漫演示、口頭禪等形式,我認為能更好的讓員工接受并記住我們想要傳達的思想,并且通過互動,他們能學到得更多。”綜合經理梁濤說到。
安全生產視頻觀看完后,各個部門開始匯報上周工作內容、工作中遇到的困難、需要協調解決的地方以及本周的工作安排等,這種堅持了一年的周例會制度,已成為團隊管理的“定海神針。”
每周一廠區安全生產周例會
搶修現場的硬核擔當
在廠區設備間,設備經理何世明正帶領他的團隊進行搶修作業。面對突發故障的污泥脫水機,他們在狹小悶熱的空間里連續奮戰4小時。油污和汗水在工服上繪出斑駁的圖案,卻無人抱怨。“設備就是我們的戰友,必須第一時間讓它恢復運轉。”何師傅抹了把臉上的油污說到。
這支“設備急救隊”在實踐中總結出一套獨特的“望聞問切”維修法:通過觀察設備運行狀態、聆聽異常聲響、詢問操作人員、檢測關鍵參數,能快速準確診斷故障。更難得的是,團隊將每次搶修都變成教學現場,老師傅手把手教新人辨識設備異響,年輕員工則用手機記錄,經驗轉化為團隊的共同財富這一刻得以具象化。
檢查設備運行情況和現場搶修
應急演練鍛造真本領
在污水處理的關鍵戰場上,應急演練是守護水質達標的有力武器。每年上、中、下旬桐梓高橋白酒廢水廠項目的團隊都會針對性的組織應急演練,截至目前廠區已經組織了消防應急演練、高空墜落應急演練、有限空間作業應急演練等專項應急演練,讓這支團隊在“真刀真槍”中練就了硬功夫。
每次演練后,項目經理羅明義必組織人員開展“挑刺會”,挑出演練中的不足之處,最后形成評估總結。演練場上的嚴格要求,換來了實戰中的從容應對,去年冬季,由于新員工操作不當,在投加片堿時片堿飛濺不慎入眼,老隊員一把拉住他:“別慌,聽我的!”——這句簡單的話語,正是平時練就過硬本領的保證,也是對受傷員工的一針強心劑。最終,他們立即就近洗眼器沖洗,隨后立即組織人員送往醫院,因事發處理及時,所幸并無大礙。新員工事后回憶:“師傅們從容不迫的背影,是我最好的入職教育。”
環境突發事故應急演練
濃硫酸事故泄漏應急演練
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征程上,桐梓高橋白酒廢水治理項目團隊用實際行動證明:環保不是口號,而是腳踏實地的堅守。他們用專業守護綠水青山,用擔當詮釋環保使命,為白酒行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寶貴經驗。這支鋼鐵勁旅,必將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續寫新的輝煌篇章!